闫潇潇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把目光放到全國甚至是全世界,闫潇潇現階段的目标就是找遍全國。
闫潇潇為了給思思找到血型匹配的人來捐骨髓,用了很多的功德值,找範蠡兌換到了全國與思思血型一樣的人的名單。
在仙鋪兌換這種東西其實花費是很大的,比兌換一株萬年人參花費的功德值還要多。闫潇潇花掉了這麽多功德值,心疼的肝兒顫,這些功德值都是她辛辛苦苦攢下來的。
但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闫潇潇本來以為玉芷是一個很不錯的姑娘,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就求了程遠林把她安排進了程氏集團。
而現在,玉芷的所作所為讓闫潇潇很厭惡,本來對玉芷的好感也蕩然無存了。所以闫潇潇寧願花掉這麽多功德值,都不會再去求玉芷一下。
闫潇潇把全國與思思血型相同的人的名單打印了出來,拿給思思的父母看。就算在全國範圍內,與思思血型匹配的人,也不過了了幾百人而已,可見思思的血型有多麽的特殊。
這種血型的血在全國各大血庫都被當做寶貝似的存放着,因為實在是太稀有了。
思思父母看到了那份名單,尤其是思思的父親看到那張名單,有些驚訝,因為他曾經想弄到這樣的一份名單,但是他發現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是闫潇潇就輕而易舉的做到了,這讓思思的爸爸對闫潇潇新生敬佩之情,同時他對闫潇潇也很感激,他也知道弄這樣一份名單很不容易。
思思爸爸看到名單上不光有姓名,還有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這讓他更加佩服闫潇潇的能力,思思爸爸看了看名單,告訴闫潇潇自己曾經找過名單上的一些人,都是在紅十字會血庫找到的血型資料。
但是找到這些人之後,剛開口向他們說能不能配型骨髓,這些人們紛紛表示自己不是那個特殊血型,思思爸爸當時也很無奈,畢竟人家不願意捐骨髓,也不能非要請求人家幫忙,萍水相逢,這确實有些荒唐。
雖然思思爸爸後來明确表示會給予豐厚的報酬,但是還是沒有人願意。
思思爸爸找到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中年人,大概是對抽骨髓有一定的誤解,認為抽了骨髓會對身體有害,就算思思爸爸答應會有報酬,他們都不答應。
思思爸爸找了這麽多人,在主治醫師的協助下也就只有玉芷答應了,其他人不是說自己不是那個特殊血型,就說自己現在身體不好,不能捐骨髓,然而現在玉芷又讓所有人失望了,他們只好重新再找骨髓捐獻者。
思思爸爸将他找過的那些人的名字标記出來,闫潇潇和黎楠幾個人兵分幾路,到不同的地方去找人。
這種廣撒網的方式或許會使成功率增大一些,那些标記過的人就不會再去找了,因為再找那些人也不會答應,還不如趁早尋找新的骨髓源。
程遠林知道後非要跟着闫潇潇一起去,他怕闫潇潇一個人不安全,而且做這種事一定很累,程遠林就想着多少從闫潇潇分擔一些。
玉芷這時待在自己的出租屋裏,工作也丢了,暫時沒有事,她就想趁着這次捐骨髓的聚會,能好好賺點好處。
玉芷心裏想着等思思的父母再加一點好處她就妥協了,她甚至還跟思思父母說自己被程氏集團開除是被冤枉的。
玉芷一直等着思思父母找上門來求助,結果等了好幾天一直也沒有消息,思思父母都聽從了闫潇潇的建議,不想再去低三下四的求玉芷,更何況靠玉芷顯然是徒勞無功行不通的。
闫潇潇去的地方是自己最初做慈善,捐款最多的甘肅山區,不過也并不是他們當初去支教的那所學校,但是距離也不是很遠,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
為什麽選擇來這裏呢?因為闫潇潇覺得這裏民風淳樸,山村裏的居民們都沒有那些彎彎繞的,只要闫潇潇說明白捐獻骨髓對身體無害,還能挽救一條生命,而且自己還會給捐獻者豐厚的報酬,相信成功的幾率還是很高的。
在這邊甘肅的山區地帶,一直以來都是全國有名的貧困地區,這裏的幾個縣城都處于山區之中,下面的村子裏,幾乎每家每戶的青壯年勞力都到城裏打工去了,只留下老人帶着孩子一起生活。
山區的土地本就貧瘠,再加上連年的幹旱,勞動力的缺失,農田大部分都是荒蕪的,田裏都沒有莊稼了。
闫潇潇當初來到甘肅山區支教,親眼看到這裏自然環境的惡劣,每家每戶都很貧困,但是這裏的人們都很善良樸實,這讓闫潇潇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一下這裏的父老鄉親和孩子們。
後來闫潇潇做慈善,重點就捐助了這個地方,幫助小學建造新教室,幫助村裏修路。這次闫潇潇回到甘肅山區,另一個目的就是想看看這裏人們的生活條件有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闫潇潇當時來甘肅山區支教的時候,看到孩子們一個個的都很懂事,大概是應了一句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闫潇潇每次上課,孩子們都很有禮貌的向她問候,或是早上好,或者是下午好。
闫潇潇還去學生們的家裏家訪過,發現大多數學生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大都外出打工了。
闫潇潇這次去找的和思思血型一致的也是一個小學生,恰好就是闫潇潇曾經捐助過得小學的學生,他們村子曾經還得到過闫潇潇的捐助,每家都獲得了守護愛心基金會的專項貧困補助。
闫潇潇和程遠林乘坐火車來到了甘肅西部山區,兩人買了卧鋪票,整整坐了一天一夜才到這裏,真的是特別偏遠的一個地方。
闫潇潇一下火車,就立馬聯系當地的公益助捐組織,說自己想要去山區考察一下,打算給這裏捐款。助捐組織趕緊派人來給闫潇潇當向導,這人還開來了一輛越野車,打算全天為闫潇潇服務。
闫潇潇這次要找的小學生叫孟新宇,是個十歲的孩子。闫潇潇把孟新宇的村子告訴了助捐組織派來的向導,向導一聽村子名,便二話不說,開車帶上兩人就出發了。
經過一個小時的颠簸,三人來到了孟新宇所在的大槐樹村,村子在一座山的山腳下,村口有一棵老槐樹,也正應了大槐樹村這個名字的由來。
闫潇潇和程遠林在村中邊走邊打聽,聽到闫潇潇是來考察捐錢的,大家都很熱情的給闫潇潇指路。闫潇潇和程遠林很快就來到了孟新宇家的門口,這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土坯房,大概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好像随時都會倒塌一樣。
闫潇潇和程遠林走進了孟新宇家的院子,院子裏養着幾只母雞,還有一條精瘦的黃狗。孟新宇在院子裏擺了一張小桌子,正在寫作業,旁邊是他的奶奶,正在收拾做飯。
來之前闫潇潇就了解了孟新宇家的情況,孟新宇剛出生沒多久,母親就患上癌症去世了,留下他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長期在外地打工,孟新宇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的心髒還不太好,前些年父親因為窮困潦倒,入室搶劫,被抓起來判了十年。
現在孟新宇和奶奶相依為命,家中早就沒有了經濟來源,全靠政府的低保艱難度日,到了農忙時候,全靠親戚和村裏的鄰居們幫忙,才能收獲到一年的口糧。
闫潇潇向孟新宇和奶奶說明了這次的來意,還表示不管孟新宇願不願意捐骨髓,她都會給大槐樹村捐款。孟新宇聽說自己捐骨髓可以救一個小朋友的生命,當時就很高興的表示願意捐骨髓。
誰知孟新宇的奶奶剛聽完捐骨髓的事,就堅決表示不同意孫子捐骨髓。任憑闫潇潇怎麽說都不管用,孟新宇也在旁邊沉思着,他見奶奶不同意自己去捐骨髓,心中也動搖了。
“你們能騙我孫子,別想騙我,捐了骨髓那人還能活嗎?別騙我們這些窮苦人了!”孟新宇的奶奶生氣的說道。
“奶奶,您誤會了,捐骨髓不會死人的,我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過,對身體也沒有傷害。”孟新宇趕忙向奶奶解釋,生怕奶奶過度激動犯了多年的心髒病。
雖然孟新宇向奶奶解釋了,但是奶奶還是不同意。
孟新宇知道闫潇潇就是守護愛心基金會的創始人,自己當時上小學的時候聽老師講過。說是一個叫闫潇潇的姐姐向他們小學捐了一百萬人民幣,學校用這筆錢修建了嶄新的教室,還為孩子們建了愛心餐廳,總之闫潇潇做的善事可是多了去了。
孟新宇把奶奶叫到了屋裏,跟奶奶說明白了闫潇潇的身份,如果沒有闫潇潇創辦的守護愛心基金會的捐助,恐怕自己現在都上不了學了,奶奶聽到孟新宇這樣說,心中也動搖了,畢竟人家也不是壞人。
—-2017/12/9 12:24:44|46837866—-